怎么看翡翠价值多少?很多翠友总担心自己买的翡翠不值这个价,其实,虽然翡翠行业有很多所谓的“专业术语”。但是在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的时候,只要牢牢抓住五个要素:种、水、色、工、瑕,就能够全面地判断。
排在第一位的种,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“专业术语”。除了常见的冰种、玻璃种、糯种等,还有着诸如油青种、芙蓉种、金丝种、乌鸡种等等,让人眼花缭乱。
翡翠的种区分
想要区分翡翠的种,究其根本,“种”指的就是翡翠内部结构的致密程度。而这个致密程度是由矿物晶体颗粒的大小决定的,颗粒晶体越小,结构越致密,种就越好。针对从这个角度,目前最主流的论调是分为四种:豆种、糯种、冰种、玻璃种。
1、豆种
豆种翡翠内部晶体颗粒较粗,结构疏松,粒径在3mm以上,且大小悬殊。
豆种给人的质感像刚煮熟的绿豆汤(不是绿豆沙!)一样,矿物晶体颗粒像豆子一样排列明显地分布在翡翠内部,仅凭肉眼就能够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,颗粒结构明显。豆种翡翠是做B、C货的首选材料。
2、糯种
糯种翡翠内部结构的致密程度略高于豆种,内部晶体粒径在1~3mm之间,10倍放大镜下可见矿物颗粒及局部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。
糯种翡翠的质感像煮开了的糯米糊一样,白嫩细腻,晶莹半透明,给人一种粘腻、浑浊的感觉,里面的结构都化开了,混在一起。
3、冰种
冰种翡翠内部结构致密,晶体粒径在0.1~1mm之间,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极少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。
冰种翡翠因为致密程度高,肉眼几乎看不到内部的结构。给人的感觉与冰箱里的冰块接近,冰清玉莹,润泽柔亮。但不完全透明,无法直接看穿,有点雾又有点絮的样子,像冰块中含有气泡一样。冰种翡翠因为结构致密,因此如果有瑕疵、杂质、棉絮、石纹、裂纹等,就很容易看见。
4、玻璃种
玻璃种翡翠结构细腻致密,内部晶体粒径小于0.1mm,10倍放大镜下不见矿物颗粒及复合的原生裂隙。
顾名思义,玻璃种翡翠就像玻璃那样晶莹剔透、清亮澄明,它的品质非常细腻,结晶颗粒致密。一般来说,玻璃种翡翠内部十分干净,没有杂质(木那雪花料除外),荧光强,刚性好,是翡翠中的极品。
翡翠的这四个基本的种的分类,都采用了象形的命名方法。我们拿到一件翡翠的时候,只要观察它内部结构的细腻程度,看到底是像绿豆汤、像糯米糊、像冰块还是像玻璃,就能大概判断出它的种了。
但是,翡翠的种的分类其实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,而这些叫法也不是绝对的。因此出现了许多过渡的叫法,比如细豆指的是比较细的豆种、冰糯则是介于冰种和糯种之间、高冰指的是比冰种致密而又尚未达到玻璃种……等等。
种只是评判翡翠价值的其中一个维度,落到具体的某两件成品上,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玻璃种翡翠一定比冰种翡翠价值高,而应该是综合评判。
热门推荐:
翡翠的种和色哪个重要?
翡翠的品质很讲究“种”“水”“色”,大家都了解多少呢?你可能不是很清楚,但应该都听过行内有句话说“外行看色,内行看种”。那么,翡翠的种和色哪个重要?
什么是翡翠的种类?翡翠种类和图解
随着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升,我国迎来了珠宝玉石消费市场的繁盛时期。人们喜欢买翡翠,佩戴、送礼或收藏保值,但买翡翠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都了解翡翠吗?知道什么是翡翠的种类吗?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翡翠种类和图解。
怎么看翡翠价值多少?翡翠的种区分
怎么看翡翠价值多少?很多翠友总担心自己买的翡翠不值这个价,其实,虽然翡翠行业有很多所谓的“专业术语”。但是在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的时候,只要牢牢抓住五个要素:种、水、色、工、瑕,就能够全面地判断。
翡翠的种指什么呢?
种水种水,“种水”这个词大概是谈论翡翠时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,“水”即是翡翠的水头,学术一点讲就是翡翠的透明度。可如果说起“种”,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说明白了,翡翠的种指什么呢?
翡翠的“色”与“种”为何总是难以兼得
许多翠友常说:求“色”就不能求“种”,求“种”便难以得“色”。翡翠的“色”与“种”在消费者眼中似乎总是难以兼得,但事实当真如此吗?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