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敢地区是缅甸翡翠的重要产地。帕敢现已经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镇,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沿着雾露河分布的场口一个连一个且规模较大。因此翡翠原料就是该地区惟一的珠宝品种。翡翠加工业不成规模,只有少量手工作坊式的个体加工,以解片和加工戒面为主。整个帕敢地区的珠宝商(含矿主)均注重对所开采出来的原料进行研究,以便准确地擦口或开片,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。
该地区无统一固定的翡翠交易市场,只有零星小规模的“跳蚤”市场。旦有外来客商要购货,当地小贩伺机出现,所出售的翡翠原料档次较低,这可能是由于安全和当地政府管制的缘故所致。
在场口很难见到中、高档次的翡翠原料。在帕敢地区开采的几家较大公司在瓦城乃至仰光均设有总部,一旦开采到中、高档的原料,即送往瓦城进行研究、开口估价或进行加工
几家有实力的公司,如红宝龙公司、玉宝龙公司均控制了较大的翡翠矿区,管理较严,设有门卫,一般人难以入内。因此初次到帕敢购料者,一般都要有当地人引导,这种人在缅间称之为“摆撒”(中介人、经纪人)。这类人在帕敢地区较多,他们既懂汉语,又通细语,并且还知道各场口的原料质量。正因他们有此专长,也就以此为生。货主对这一部分人是认可的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翡翠原料的买方主要是中国人,其中又以腾冲人居多,另一部分就是当地的商人。因近几年腾冲翡翠原料销售不太理想,故到帕敢购料的腾冲人比几年少多了。当地的珠宝商占地利之优势,凡是各场口产出的较为理想的原料就买下以待外来商人。
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对庄翡翠网
热门推荐:
中国周边地区的翡翠市场
翡翠作为中华的魁宝,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辉煌的文化,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和喜爱。据了解,缅甸产的翡翠原石90%是流入中国大陆,在国际翡翠商的眼里,中国既是翡翠的第二故乡,也是未来全球最大的翡翠市场。中国人对翡翠那么爱不释手,那么大家知道我国周边地区的翡翠市场吗?
中国各大翡翠市场发展历史
在中国,翡翠真正走向平民百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,从最近20年翡翠市场的发展看,中国大陆的翡翠市场经历了几起几落,它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。
港澳台地区的翡翠市场行情
香港和台湾的玉石市场长期稳定,玉石价格也明显上涨。1988年日内瓦拍卖会上,一串翡翠项链以220万美元(约1700万港元)成交,1994年拍卖至3302万港元。